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与董事会异议——基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投票的证据

被引:108
作者
柳学信
孔晓旭
王凯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党组织治理; 董事会决策; 企业绩效;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0.0073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D267.1 [厂矿企业];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重要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将上市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的文本资料作为研究载体,手工收集并整理2005~2017年我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历次董事会决议公告,通过董事会成员在历次董事会会议中的投票情况(同意、反对、弃权),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决策过程的影响,以研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双向进入"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不显著;国有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交叉任职",尤其是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董事会异议,表明这种机制安排能够为党组织在董事会决策中发挥作用提供职务保障,而且这种影响受到企业业绩的负向调节和金字塔层级的正向调节;但在讨论前置实施后,党委会在董事会决策之前进行政治把关,通过行使否决权阻止了一部分存在问题的议案进入董事会决策流程,因而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异议意见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国有企业而言,党组织与董事会的交叉任职对董事会异议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区域的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而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在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财务特征变量和公司治理特征变量后,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通过影响董事会异议进而发挥提升企业绩效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打开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并通过参与董事会决策发挥作用的"黑箱",丰富了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的微观决策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治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能够为党组织如何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33+13 +1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国企高管隐性腐败的影响 [J].
严若森 ;
吏林山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1) :176-190
[3]   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内嵌公司治理结构?——基于“讨论前置”决策机制的实证研究 [J].
强舸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 (04) :16-23
[4]   党组织治理参与程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 [J].
吴秋生 ;
王少华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 (05) :50-58+164
[5]   分类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效果研究——兼论国有企业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J].
郝云宏 ;
马帅 .
当代财经, 2018, (06) :72-80
[6]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用手投票”行为研究 [J].
徐祯 ;
陈亚民 .
华东经济管理, 2018, 32 (05) :140-148
[7]   “从严治党”情境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投资治理效应分析 [J].
赖明发 .
商业研究, 2018, (04) :1-10
[8]   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剖析 [J].
任广乾 ;
田野 .
财会月刊, 2018, (07) :11-16
[9]   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管理者权力与薪酬差距 [J].
陈红 ;
胡耀丹 ;
纳超洪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 40 (02) :84-97
[10]   论资排辈、CEO任期与独立董事的异议行为 [J].
杜兴强 ;
殷敬伟 ;
赖少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2) :15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