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阳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的水文效应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爱玲 [1 ]
宫永伟 [1 ,2 ]
印定坤 [2 ]
王建龙 [2 ]
杜晓丽 [3 ]
师洪洪 [3 ]
机构
[1]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建筑大学水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水文效应; 径流控制; 雨水下渗;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8.13.028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恢复雨水对地下水的回补、维护城市水文的健康循环有重要作用。为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水文效应,以济南历阳河流域为例,利用模型模拟了海绵城市建设前后雨水径流和入渗等方面的水文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海绵城市建成后,该流域内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显著,在汛期雨水径流控制比例达到了80%左右;另外,下渗回补地下水效益显著,汛期平均总入渗量增至491×104m3,是海绵城市建设前的2.6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海绵城市建设的几大困惑与对策分析
    张毅
    李俊奇
    王文亮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 (12) : 7 - 11
  • [2] 济南市区暴雨特征分析
    尹承美
    蔡哲
    孙长征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1) (S1) : 248 - 250
  • [3] InfoWorks ICM排水管网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赵琬玉
    [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2 (02) : 118 - 122
  • [4] 济南岩溶水系统水资源调蓄潜力研究[D]. 孙蓓蓓.济南大学. 2014
  • [5] Model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systematic quantification of accuracy in watershed simulations
    Moriasi, D. N.
    Arnold, J. G.
    Van Liew, M. W.
    Bingner, R. L.
    Harmel, R. D.
    Veith, T. L.
    [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07, 50 (03) : 885 -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