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气温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农定飞 [1 ,2 ]
马友鑫 [1 ]
李红梅 [1 ]
刘文俊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再分析资料; 月平均气温; OMR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西双版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和相关性,分析3种再分析资料在西双版纳地区的适用性.通过相减法(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简称OMR)探讨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NCEP-1、NECP-2和ERA-40数据及其距平值和实际观测气温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均方根误差总体小于1,ERA-40的可信度最高.研究区4个气象站(勐海、景洪、勐仑和勐腊)月平均气温和再分析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影响了平均气温变化,对景洪站、勐腊站、勐仑站和勐海站平均气温变化贡献值分别为0.08、0.07、0.01、0.05℃/10 a.景洪气象站气温变化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最明显.不同年代观测气温和再分析资料差值得到,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变化对气温影响最大,贡献值为0.09℃.有林地、灌木林地、水田面积的减少,橡胶园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影响了气温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3+569 +5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J].
赵天保 ;
符淙斌 ;
柯宗建 ;
郭维栋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3) :242-254
[2]   Sensitivity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hange to land use/cover types in China [J].
Yang XuChao ;
Zhang YiLi ;
Liu LinShan ;
Zhang Wei ;
Ding MingJun ;
Wang ZhaoFe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 52 (08) :1207-1215
[3]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地形的关系 [J].
李增加 ;
马友鑫 ;
李红梅 ;
彭明春 ;
刘文俊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091-1103
[4]   土地覆盖/利用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英文) [J].
张井勇 ;
董文杰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4) :543-547
[5]   基于RS和GIS的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动态变化 [J].
李红梅 ;
马友鑫 ;
郭宗峰 ;
刘文俊 .
山地学报, 2007, (03) :280-289
[6]   中国当代土地利用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高学杰 ;
张冬峰 ;
陈仲新 ;
Jeremy SPal ;
Filippo Giorgi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3) :397-404
[7]   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谢立安 .
气象学报, 2006, (06) :709-722
[9]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J].
彭少麟 ;
周凯 ;
叶有华 ;
粟娟 .
生态环境, 2005, (04) :574-579
[10]   橡胶林缘热力垂直特征的初步分析 [J].
张一平 ;
马友鑫 ;
刘玉洪 ;
张克映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5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