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研究

被引:20
作者
罗国维
杨丹青
林世光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环科所,中山医科大学环境治理技术开发中心
关键词
洁霉素废水; 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 优势菌; 生物降解; 色谱-质谱分析;
D O I
10.13227/j.hjkx.1994.06.006
中图分类号
X789.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洁霉素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微生物膜特性、分布规律、降解作用、高效降解菌的选育、投加菌在反应器中能否保持优势等问题,以探讨用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对本系统好氧微生物膜进行分离鉴定。获得菌种18株,分属于11个菌属,并根据细菌数量分布和降解效果证明:投加菌经中试运行后仍存于反应器中并占有优势,最优势菌株经鉴定属气单胞菌属;通过对中试好氧处理出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其引起剩余CODct值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32+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洁霉素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 [J].
林世光,罗国维,卢平,杨丹菁 .
环境科学, 1994, (05) :43-45+52+94
[2]   厌氧-好氧投菌法处理印染废水 [J].
贾省芬 ;
刘志培 ;
杨惠芳 .
环境科学, 1992, (05) :20-24+94
[3]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罗国维等著, 1992
[4]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布坎南(R.E.Buchanan)等编, 1984
[5]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郑元景等 编著, 1983
[6]  
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