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30
作者
赵景波
黄春长
朱显谟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古地理演变; 侵蚀历史; 阶段划分; 未来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黄土高原古地理及气候演变、黄土地层年代学和侵蚀期与堆积期的资料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出现之前为红土高原,气候以温暖半湿润弱波动为特征,250×104 a 来的黄土高原可分3 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250×104~140×104 a之间,为高原内部弱侵蚀循环期,气候冷暖振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出现在140×104~0.4×104 a之间,侵蚀动力加强,为高原自然侵蚀加强时期,气候冷暖振动幅度较大;第三阶段出现在4 000 a 以来,为高原异常加速侵蚀外流期。未来200 a 黄土高原有向冷干发展的表现,这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不利的,但不会发生大的自然变化。通过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黄土高原的加速侵蚀向自然侵蚀或小于自然侵蚀的变化将会发生。可以预测,未来200 a的黄土高原仍是适于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