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架构与前景展望

被引:31
作者
雷霁霖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海水鱼类养殖; 大产业架构; 大产业蓝图; 发展前景; 多品种; 多元化养殖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4 [渔业、水产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力开拓,取得了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各海区和岸带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去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大菱鲆商品鱼市场价格的变化反思我国鱼类养殖业的发展 [J].
郑维中 ;
康梅 ;
刘思涛 .
中国水产, 2005, (07) :81-84
[2]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养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J].
雷霁霖 ;
马爱军 ;
陈超 ;
庄志猛 .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05) :30-34
[3]   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优化:概念、原理与方法 [J].
王岩 .
水产学报, 2004, (05) :568-572
[4]   鱼类应是海水增养殖的主要对象——兼论我国当前海产鱼类增养殖发展方向 [J].
雷霁霖 .
海洋科学, 1990, (05) :58-60
[5]  
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M].雷霁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世界水产养殖科技大趋势.[M].中国水产学会; 编.海洋出版社.2003,
[7]  
大菱鲆的引种示范及对产业的影响.[A].雷霁霖;马爱军;.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