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创新

被引:5
作者
宋林飞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现代化; 小康社会; 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是邓小平同志从国情出发提出的新主张 ,纠正了急于求成的倾向。邓小平同志首创用“小康”概念界定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水平首先是指生活水平 ,进一步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小康是初步现代化 ,中康是基本现代化 ,大康是全面现代化。“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较高级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优化社会结构 ,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正确选择小康社会的指标与标准值 ,对于宏观决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与社会发展四大类 18个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五大难题 :农村落后、城镇失业、信用不足、分配不公与脱离群众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206 +206-2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周长城等著, 2001
[2]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3]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