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发作用及对策分析

被引:8
作者
崔成有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关键词
计算机游戏; 网络游戏; 青少年犯罪; 治理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现阶段,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较强的诱发作用,被称为“精神海洛因”。它混淆虚拟与现实,导致错误认知;过分侵犯虚拟角色,导致转化为现实行为;围绕“角色”物品和账号衍生出新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消极人性欲望的盅惑,成为严重暴力犯罪的潜在诱因。为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需要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对“玩家”行为进行引导,对虚拟财产加以技术保护,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对青少年加以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虚拟空间中的刑法理论.[M].于志刚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