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被引:10
作者
韩志国
机构
[1]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行政化; 股权融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票据市场; 金融市场; 证券市场; 股票二级市场; 股票交易所; 金融机构; 证券交易所; 制度缺陷; 《公司法》; 投资者利益; 股票一级市场; 公司章程; 债权融资;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是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取得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在新旧经济体制的剧烈摩擦和尖锐对抗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摩擦双方和对抗双方相互妥协和不断"磨合"的结果,因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有"先天不足"的制度缺陷。10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资本市场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市场中的一些"原生"的制度缺陷正在不同程度地得到或正在得到矫正,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仍然相当明显,其对改革与发展的负面作用并没有得到多大程度的改变。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制度缺陷是"中国特色"太为浓烈,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资本的本性不突出——资本不追逐利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桂敏杰主编, 2000
[2]  
大转折时期的中国股市[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韩志国著, 1997
[3]  
《中国证券期贷统计年鉴[2000]》 .2 中国证监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