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穗形成机理的研究(2)品种间每穗颖花退化数的差异及其与分化数和抽穗期物质生产的关系

被引:25
作者
姚友礼,王余龙,蔡建中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稻麦研究室
关键词
水稻;品种;花;枝;退化;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1994.04.005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1989~1990年,在大田条件下对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粳稻等12个品种的每穗颖花退化数等穗部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每穗颖花退化数差异很大(10~184朵),颖花退化率变化在7.90%~42.04%。依据退化颖花着生的不同枝梗位置可将其分为5种类型,颖花退化主要系伴随2次枝梗退化而发生。随着颖花分化数的增加,颖花退化数有显著的增加。2次枝梗退化数、退化率分别与抽穗期每个分化2次枝梗占有干重,全穗颖花退化数、退化率分别与抽穗期每个分化颖花占有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品种内与品种间的表现趋势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稻穗发育过程及其控制途径的研究 [J].
吴光南 ;
张云桥 .
作物学报, 1962, (01) :43-52
[2]  
中国稻作学.[M].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3]  
稻的形态与解剖.[M].徐是雄;徐雪宾等 著.农业出版社.1984,
[4]  
种稻原理和技术.[M].莫惠栋等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5]  
中国水稻栽培学.[M].丁颖主编;.农业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