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死亡前血清胆固醇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4
作者
舒建昌
杨绮红
黎铭恩
丁常暐
崔艳玲
庞春梅
张晓燕
宋慧东
张文茹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
[2] 暨南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胆固醇;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观察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前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观察 6 3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前血清胆固醇、肝功能、血清γ -谷氨酰转移酶 (γ -GT)、碱性磷酸酶 (AKP)、凝血酶原时间 (PT)水平。均取死亡当次入院的第 1次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测得绝大部分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 ,平均为 (2 .5 4± 0 .5 1)mmol/L ;当胆固醇水平介于 2~ 2 .4mmol/L时 ,有 5 3(5 3/ 6 3)例患者死亡 ,占 84.13 %。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多明显降低 ,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一种较特异表现。如血清胆固醇水平低于 2 .5mmol/L ,预后极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8+124 +1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肝硬化肝功能分级与血清胆固醇胆碱酯酶的关系 [J].
陈法根 ;
赵泽君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8, (01) :21-42
[2]  
脂肪肝.[M].范建高;曾民德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