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力河流域河流的B-IBI评价

被引:14
作者
王建华 [1 ,2 ,3 ]
田景汉 [2 ]
吕宪国 [4 ]
机构
[1]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2]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4]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河流B-IBI; 生物完整性; 挠力河流域; 河岸LUL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挠力河流域是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选择挠力河流域干支流6个河段21个样点,2007年7月进行河流大型无脊椎动物样本的采集和鉴定,并分别采用3分法和比值法进行了河流大型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简称B-IBI)计算与评价。结果显示,使用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与水质、生境质量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挠力河流域河流生物完整性总体良好,个别样点较差。全流域属于无干扰和轻度干扰的样点占71.4%,中度干扰的样点占23.8%,重度干扰的仅占4.8%。得分较高的样点多处于挠力河支流或干流上游的山区,人类活动较少,河流周围为茂密的森林植被;分值较低的样点主要位于支流下游或干流中游,均临近居民点,水体质量较差,河岸人类活动密集,植被覆盖度低,土地开发利用强烈等特征。这表明,河流B-IBI受到河岸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LULC)的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672 / 66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of Naoli River Using Parameter Correlation Analysis[J]. WANG Jianhua1, 2, 3, LU Xianguo1, TIAN Jinghan2, JIANG Ming1 (1.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12, China;2. Hebei C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Cangzhou 061001, China;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04)
[2]   辽河流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J].
张远 ;
徐成斌 ;
马溪平 ;
张铮 ;
王俊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6) :919-927
[3]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44-1449
[4]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溪流健康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胡本进 ;
单林娜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81-1490
[5]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50年代以来湿地退缩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J].
侯伟 ;
张树文 ;
张养贞 ;
匡文慧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25-731
[6]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徐建英 ;
巩杰 .
生态学报, 2003, (11) :2406-2413
[7]   用河流生物指数评价秦淮河上游水质的研究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生态学报, 2003, (10) :2082-2091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张世奎 ;
吕宪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98-705
[9]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快速生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107-111
[10]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 [J].
傅伯杰 ;
刘国华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