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古生代前陆盆地及中央古隆起成因与油气分布

被引:59
作者
解国爱
张庆龙
郭令智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江苏南京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陆盆地; 古生界; 中央古隆起; 成因; 油气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部 ,是我国大型叠加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在对其进行的首轮油气勘探中发现了中生界大型油田 ,在二轮普查中对古生代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和进展。上古生界广泛分布的海陆过渡相碎屑岩、中元古界及下古生界发育的海相碳酸盐岩都是优良的生烃源岩 ,加里东期风化壳是有利的天然气储集场所。盆地西缘和南缘是在元古界秦祁贺三叉裂谷基础上发育的早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 ,并发展成为主动大陆边缘 ,在中奥陶世 (O2 )—中石炭世 (C2 )秦 祁海槽向东、向北方向俯冲碰撞 ,并形成了古生代前陆盆地 ,其前隆部分构成“L形”的中央古隆起。古生界前陆盆地的西缘逆冲带、南缘逆冲带和中央古隆起是古生界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29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 [J].
孙肇才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4) :291-296+306
[2]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板块构造成因初步研究 [J].
任文军 ;
张庆龙 ;
张进 ;
郭令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2) :92-97
[3]   秦岭造山带基本组成与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J].
张国伟 ;
董云鹏 ;
姚安平 .
陕西地质, 1997, (02) :1-14
[4]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天然气的控制 [J].
贾进斗 ;
何国琦 ;
李茂松 ;
周鼎潮 ;
张林祥 .
高校地质学报, 1997, (02) :17-26
[5]   中国克拉通盆地中央古隆起与油气勘探 [J].
何登发 ;
谢晓安 .
勘探家, 1997, (02) :11-19+5
[6]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J].
刘少峰 ;
柯爱蓉 ;
吴丽云 ;
黄思骥 .
沉积学报, 1997, (01) :157-161
[7]   前陆盆地类型及褶皱-冲断层样式 [J].
刘和甫 .
地学前缘, 1995, (03) :59-63+67+65-68
[8]   论北秦岭加里东期造山作用 [J].
周鼎武,张成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245-250
[9]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J].
陈安定 .
石油学报, 1994, (02) :1-10
[10]   鄂尔多斯地块油区构造演化特征 [J].
郭忠铭,张军,于忠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22-2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