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三仙”炮制与功效关系浅析

被引:16
作者
翟理祥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关键词
焦三仙;炮制;功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71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在一些研究报道,有以“三仙”中所含消化酶的活性为指标,认为高温会丧失其活性,不该炒用煎煮,从而否认“焦三仙”炒后效增的传统经验。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古典文献和现代报道为依据,初步探讨了“焦三仙”炮制与功效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药化学.[M].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M].张炳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  
生物化学.[M].赵伟康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新编中药炮制法.[M].马兴民 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  
医用药理学.[M].上海第一医学院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6]   六神曲炮制工艺研究 [J].
南云生 ;
朱崇晖 .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08) :471-474+510
[7]   山楂炮制研究 [J].
南云生 ;
马春亮 ;
王洪波 .
中成药, 1992, (04) :18-20+52
[8]   20种中药炒炭前后苯并(a)芘的含量测定 [J].
叶定江 ;
王永山 ;
邰墅生 .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03) :24-26+62
[9]   对含发酵类药材六神曲的中成药卫生标准研究 [J].
杨荣州 ;
韩威 ;
李之英 .
华西药学杂志, 1989, (01)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