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及我国的考量

被引:9
作者
马英杰 [1 ]
张红蕾 [1 ]
刘勃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海洋出版社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退出机制; 海洋权益; 利弊分析;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13.05.013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即使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利益至上仍然是无可厚非的。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在维护公约精神、履行公约义务的同时,理应享拥公约赋予的权利——国家利益,并得到公约的强力保障。然而,作为折衷产物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30年的实施过程中,虽建立起了一套新的海洋法律秩序,但"软法"的迹象显现。就我国岛屿争端的现实来看,公约在争端解决上少有效用,我国的海洋权益屡次被声索国恶意利用公约之名侵占。本文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退出机制,对我国保留公约缔约国身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结论是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共存,如果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进一步突出,退出公约,可望争取更广大的处理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J].
付玉 .
太平洋学报, 2010, (08) :88-95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负面效应分析 [J].
刘中民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8, (03) :82-89+6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制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 [J].
薛桂芳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8-21
[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和生效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J].
刘文宗 .
外交学院学报, 1997, (04) :50-52
[6]   论条约法上的单方解约或退出权──兼评《核不扩散条约》的退出条款 [J].
郑曦林,桂宾 .
法学评论, 1995, (01) :25-30
[7]   我国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问题 [J].
赵理海 .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 1994, (01)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