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金融创新

被引:7
作者
邢宝华 [1 ]
窦尔翔 [2 ]
何小锋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型; 农村; 养老保险; 金融创新;
D O I
10.19653/j.cnki.dbcjdxxb.2007.04.001
中图分类号
F842 [中国保险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资产建设理论、激励理论、“代际资产转换理论”、“代际补偿理论”和“代内资产转换理论”为指导所构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如下特点:整合现存金融制度中的避险功能和投资功能;赋予“机动账户”以贷款权权能;“显化”家庭内部代际“信用互助”契约;发掘账户体系的证券化功能。这些创新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强避险功能”和“强投资功能”,从而具有“强公平性”和“强效率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J].
贺翔 ;
聂聃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26-127
[2]   《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值得推广 [J].
全秉中 .
新疆金融, 2005, (09) :28-29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生存之惑 [J].
杨琳 .
瞭望新闻周刊, 2005, (27) :32-34
[4]   养老金计划私有化问题研究 [J].
刘子兰 .
中国人口科学, 2004, (04) :74-80+82
[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J].
彭希哲 ;
宋韬 .
人口学刊, 2002, (05) :43-47
[6]   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 [J].
杨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127-139+206
[7]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思路 [J].
王国军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0, (01) :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