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川河阶地的年代与下切机制

被引:7
作者
胡小飞
潘保田
苏怀
安春雷
周天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关键词
宛川河; 阶地; 年代; 下切机制;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7.06.005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宛川河是黄河一条小规模支流,在榆中盆地中发育了至少四级堆积阶地。以"古土壤断代法"为基础,结合OSL测年和14C测年,较准确的确定了宛川河四级阶地形成的年代为330、130、50和10 ka。区域构造表明榆中盆地相对下陷,地面抬升不是引起河流下切的主要原因,同时阶地位相说明作为宛川河侵蚀基准面的黄河对宛川河下切影响只限于距河口不远的一小段距离。每级阶地面上都堆积一层古土壤指示宛川河下切于古土壤开始发育时期,对应于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换的时期,河流下切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全新世巢湖沉积记录及其环境变化意义 [J].
贾铁飞 ;
戴雪荣 ;
张卫国 ;
俞立中 .
地理科学, 2006, (06) :706-711
[2]   最近150ka河西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 [J].
胡春生 ;
潘保田 ;
高红山 ;
徐树建 .
地理科学, 2006, (05) :5603-5608
[3]   金沙江三堆子-乌东德河段阶地研究 [J].
胥勤勉 ;
杨达源 ;
葛兆帅 ;
陈德基 ;
薛果夫 .
地理科学, 2006, (05) :5609-5615
[4]   陇西六盘山黄土及最近1.8Ma B.P.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 [J].
杨东 ;
方小敏 ;
彭子成 ;
李吉均 .
地理科学, 2006, (02) :2192-2198
[5]   江汉平原9.0ka B.P.以来的气候演化:来自江陵剖面沉积物记录 [J].
谢远云 ;
李长安 ;
王秋良 ;
殷鸿福 .
地理科学, 2006, (02) :2199-2204
[6]   祁连山东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与机制探讨 [J].
高红山 ;
潘保田 ;
邬光剑 ;
李吉均 ;
李炳元 ;
Douglas Burbank ;
业渝光 .
地理科学, 2005, (02) :197-202
[7]   兰州地区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 [J].
戴聚昌 ;
袁道阳 .
高原地震, 2002, (03) :35-40
[8]   河西走廊平原区全新世河流阶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李有利 ;
杨景春 .
地理科学, 1997, (03) :57-61
[9]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马海洲 ;
朱俊杰 ;
潘保田 ;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16-322
[10]   西宁地区湟水阶地的形成与发育研究 [J].
曾永年 ;
马海洲 ;
李珍 ;
李玲琴 .
地理科学, 1995, (03) :253-25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