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政治安全视阈下我国网络主权的维护

被引:3
作者
吉鹏 [1 ]
许开轶 [2 ]
机构
[1] 盐城师范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主权; 政治安全; 网络空间;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9.02.006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而网络空间作为继陆海空天后的第五空间,给主权国家的政治安全带来了重大挑战,网络主权是传统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也是现实主权在网络空间符合逻辑的投射。网络主权的确立有利于捍卫国家的领土安全、保障政治秩序的稳定性、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重塑政治统治权威,当前还存在领网主权意识不强、核心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多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国际网络空间话语权有待提升等困境,应进一步强化网络主权意识,加强战略顶层设计;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保护能力;以国家为主导,构建网络主权维护协同模式;加强网络空间国家合作,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Establishing Cyberspace Sovereignty [J].
Barcomb, Kris E. ;
Krill, Dennis, I ;
Mills, Robert F. ;
Saville, Michael 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YBER WARFARE AND TERRORISM, 2012, 2 (03) :26-38
[2]  
网络主权论.[M].黄志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78-7-5201-1037-2
[3]  
上帝与国家.[M].(俄)巴枯宁著;朴英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新安全论.[M].(英)巴瑞·布赞(BarryBuzan)等著;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6]  
政治学.[M].(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商务印书馆.1965,
[7]   弹性主权:网络空间国家主权的实践之道 [J].
刘杨钺 ;
王宝磊 .
中国信息安全, 2017, (05) :37-39
[8]   美国网络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J].
李维杰 ;
刘孝男 ;
桂畅旎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3 (03) :20-26
[9]   三视角下网络主权的对立统一 [J].
郝叶力 .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 (10) :4-5
[10]   中美网络主权观念的认知差异及竞合关系 [J].
高奇琦 ;
陈建林 .
国际论坛, 2016, 18 (05) :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