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晚震旦世动物化石新材料

被引:8
作者
薛耀松
周传明
唐天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动物骨骼及遗迹化石; 晚震旦世; 扬子区; 中国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扬子区晚震旦世地层中已有多种类型的动物及遗迹化石的报道。文中补充了不同地区和层位的骨骼及遗迹化石新材料 ,包括 :江西上饶王家院陡山沱组顶部磷块岩中的磷酸盐化“十”字形骨针和云南晋宁王家湾灯影组上段隧石条带中的单轴双射硅质骨针 ,它们可能分属于钙质海绵和普通海绵类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上段磷质白云岩中的可疑壳状化石 ;宜昌三斗坪金瓜墩陡山沱组下部 (第二段 )遗迹化石 ;瓮安陡山沱组上段及湖北南漳灯影组上段底部磷质硬底中的生物扰动构造。另外还报道了贵州清镇桃子冲剖面桃子冲组最底部的瓶状动物 (Pro tolagenalimbata)化石 ,并认定桃子冲组与灯影组之间为假整合接触 ,其底界并无跨入震旦系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峡东震旦系陡山沱组宏体生物群 [J].
陈孟莪 ;
萧宗正 .
古生物学报, 1992, (05) :513-521+529+629
[2]   中国南方上震旦统灯影组中的古喀斯特洞穴磷块岩 [J].
薛耀松 ;
唐天福 ;
俞从流 .
沉积学报, 1992, (03) :145-153
[3]   陕西宁强震旦纪末期的瓶状微化石 [J].
张录易 ;
李勇 .
西北地质科学, 1991, (01) :77-86
[4]   湘、鄂西部晚震旦世地层与古生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唐天福 ;
张俊明 ;
蒋先健 .
地层学杂志, 1978, (01) :32-47
[5]   峡东区上震旦统灯影组中段的管状动物化石 [J].
陈孟莪 ;
王义昭 .
科学通报, 1977, (Z1) :219-221
[6]   陕南震旦系上部地层中的后生动物化石及其地层意义附视频 [J].
陈孟莪 ;
陈祥高 ;
劳秋元 .
地质科学, 1975, (02) :181-190+197
[7]  
贵州上前寒武系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王砚耕等著, 1984
[8]  
贵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具骨骼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2 薛耀松,唐天福,俞从流. 古生物学报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