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季一次先污染后沙尘现象成因分析

被引:10
作者
王耀庭
缪启龙
高庆先
苏福庆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北京; 秋季; 重污染; 沙尘暴;
D O I
10.13198/j.res.2003.02.3.wangyt.0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卫星监测资料、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PM10监测资料,通过对天气图进行分析,对发生在2000-11-01—07这一污染天气过程的成因和性质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PM10呈现准正态分布。污染过程由2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构成:第一阶段(11月1—3日)属于雾型污染,污染物是SO2,NO2等经过化学转化而成的硫酸盐和硝酸盐微粒;第二阶段(11月4—7日)属于沙尘型污染,该阶段的污染物是受上游沙尘天气影响而形成的黄土、浮尘。这2个阶段的气象过程及天气形势也完全不同,沙尘暴爆发前(前一阶段)的天气受均压场控制,呈现双层逆温结构,相对湿度较大;沙尘暴期间(后一阶段)的天气受高压前部西北气流控制,相对湿度大幅度下降,空气干燥度从地面到高空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我国春季沙尘暴研究
    高庆先
    李令军
    张运刚
    胡铭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6) : 495 - 500
  • [2] 大气输送的环境背景场
    任阵海
    苏福庆
    [J]. 大气科学, 1998, (04) : 70 - 75
  • [3] 中国沙尘暴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方宗义等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