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场观测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郭松 [1 ,2 ]
胡敏 [1 ,2 ]
尚冬杰 [1 ,2 ]
郭庆丰 [1 ,2 ]
胡伟伟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有机气溶胶; 二次有机气溶胶; 二次有机碳; 外场观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8.18 [气溶胶(烟、雾)];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指挥发性有机物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氧化进入到颗粒相的产物,由于其具有强烈的环境效应、气候效应和人体健康效应,因此成为大气化学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SOA的复杂性和测量技术的限制,目前对SOA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总体来说,对SOA的研究手段主要有三种方法:实验室模拟、模式模拟和基于外场观测的SOA研究.由于SOA的研究非常广泛,本文仅综述了基于外场观测的SOA组成、来源和生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SOA组分的测量和总量的估算.基于外场观测的SOA研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早期的研究仅仅能对SOA的少数物种进行测量,主要是一些有机酸和多羟基化合物;也有利用一些假设对SOA进行粗略的估算,如受体模型法、非生物质燃烧水溶性有机物法;随着SOA实验室模拟研究和示踪物测量技术的发展,二次有机示踪物法真正做到了对特定前体物VOC生成SOA的估算;随着在线测量技术的提高,EC示踪/CO示踪和OC/EC比值法和基于气溶胶质谱(AMS)-正交矩阵模型(PMF)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SOA的估算.尤其是AMS-PMF联用方法的出现为SOA来源和生成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对AMS技术和示踪物技术的进一步联合和开发有望成为未来SOA研究重要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1]   基于高分辨质谱在线观测的2011深圳大运会前后PM1化学组成与粒径分布 [J].
宫照恒 ;
薛莲 ;
孙天乐 ;
邓彦阁 ;
何凌燕 ;
黄晓锋 .
中国科学:化学, 2013, 43 (03) :363-372
[2]   大气中芳樟醇与臭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J].
孙廷利 ;
王玉东 ;
张晨曦 ;
孙孝敏 ;
胡敬田 .
化学学报 , 2011, (17) :1965-1972
[3]   应用高分辨气溶胶质谱在线测定有机气溶胶元素组成 [J].
黄晓锋 ;
薛莲 ;
何凌燕 ;
胡敏 ;
张远航 ;
朱彤 .
科学通报, 2010, 55 (35) :3391-3396
[4]   苯乙烯-NO光照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 [J].
贾龙 ;
徐永福 .
化学学报, 2010, (23) :2429-2435
[5]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c aerosol in a remote area of Okinawa Island[J]. TAKAMI Akinori,MIYOSHI Takao,HATAKEYAMA Shiro.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10)
[6]   硫酸钙及硫酸铵气溶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影响 [J].
吕子峰 ;
郝吉明 ;
李俊华 ;
武山 .
化学学报, 2008, (04) :419-423
[7]   Insights on organic aerosol ag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coal combustion at a regional receptor site of central eastern China [J].
Hu, W. W. ;
Hu, M. ;
Yuan, B. ;
Jimenez, J. L. ;
Tang, Q. ;
Peng, J. F. ;
Hu, W. ;
Shao, M. ;
Wang, M. ;
Zeng, L. M. ;
Wu, Y. S. ;
Gong, Z. H. ;
Huang, X. F. ;
He, L. Y. .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3, 13 (19) :10095-10112
[8]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emission control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urces during Beijing 2008 Olympics[J] . S. Guo,M. Hu,Q. Guo,X. Zhang,J. J. Schauer,R. Zhang.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3 (16)
[10]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 aerosol using nanospray desorption/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alNex 2010 field study[J] . Rachel E. O’Brien,Alexander Laskin,Julia Laskin,Shang Liu,Robin Weber,Lynn M. Russell,Allen H. Goldstei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