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时空扫描分析

被引:35
作者
钱海坤 [1 ,2 ]
杨鹏 [2 ]
张奕 [2 ]
王小莉 [2 ]
段玮 [2 ]
王全意 [2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2]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猩红热; 时空聚类分析; 时空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5.1 [猩红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2005-2010年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时空分布特征,掌握高发重点区域,为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aTScan 9.0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通过ArcGIS 9.3软件呈现猩红热时空聚集区域。结果北京市猩红热在2005年4月至2008年1月期间较其他时间高发,为最可能聚集发病的时间段(相对危险度RR=1.65,P=0.001)。单纯空间扫描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均发现北京市西南方向的丰台区、大兴区、房山区和门头沟区,每年均存在猩红热发病异常增多,相对其他区域是一个最可能发病聚集区域(单纯空间扫描分析RR=1.78,P<0.001;时空扫描分析RR=2.07,P<0.001)。同时还发现西北方向的延庆县,昌平区较其他地区高发,为次要聚集区域(单纯空间扫描分析RR=1.50,P<0.001)。另外还发现其他一些地区存在亚聚集状态。结论时空扫描分析方法可以非常好地应用于北京市猩红热高发重点区域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展示了发病聚集区域,为以后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基于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附视频 [J].
殷菲 ;
冯子健 ;
李晓松 ;
马家奇 .
卫生研究, 2007, (04) :455-458
[2]   海淀区1993~200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J].
郭菁 ;
周蕾 ;
程显欣 .
疾病监测, 2005, (09) :55+58-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