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障碍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38
作者
刘秀芬
黄悦勤
李立明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人格障碍; 父母育养方式; PDQ-R; EMBU; IPD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格特点并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格诊断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调查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 2 2 0 5人 ,对“人格诊断问卷”阳性者进一步用IPDE按ICD -10诊断系统进行临床诊断 ,对确诊的 5 5名病例和 2 2 0名对照进行 1∶4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人格障碍的可疑危险因素。结果 :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收入低、独生子女。本研究未见父母的过度保护、父母的偏爱、父母的情感温暖、父母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民族与人格障碍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 :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父母们应改善不良的养育方式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使子女的人格健康地发育。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应给予干预性指导和治疗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及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美国人格诊断问卷(PDQ-R)在中国的试测 [J].
黄悦勤 ;
董问天 ;
王燕玲 ;
崔玉华 ;
许又新 ;
韩菁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5) :7-9+64
[2]   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在中国的初步应用 [J].
韩菁 ;
许又新 ;
崔玉华 ;
黄悦勤 ;
董问天 ;
胜利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 (03) :44-46
[3]   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J].
钱铭怡,夏国华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2) :58-59+94+93-94
[4]   父母养育方式对个性的影响 [J].
刘金同,张敬悬,翟静,刘贤臣,徐清芝 ;
傅绍川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1995, (02) :96-97+100
[5]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 [J].
岳冬梅 ;
李鸣杲 ;
金魁和 ;
丁宝坤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03) :97-101+143
[6]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试用报告 [J].
张津萼 ;
宋燕华 ;
张艾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02) :57-59
[7]   父母养育不当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性研究 [J].
舒明跃 ;
李丛培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9, (05) :193-197+240
[8]   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J].
王玉凤 ;
沈渔邨 ;
顾伯美 ;
贾美香 ;
张艾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 (03) :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