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恶意“人肉搜索”的刑法规制

被引:5
作者
马松建
机构
[1]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肉搜索; 刑法规制; 司法; 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人肉搜索"作为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工调查相结合的信息搜索方式,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盲从性、后果的多重性等特点。"人肉搜索"如果被恶意使用或者滥用,就会严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对公民的隐私权、人格权、名誉权等权利造成侵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应当从刑法司法和刑法立法两个层面对恶意的"人肉搜索"进行规制,前者是指在现行刑法规定的框架内,在保持刑法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刑法》条文的妥当解释和正确适用,追究某些恶意"人肉搜索"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后者是指在立法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刑法》中增设"泄露他人隐私罪"或类似罪名,将恶意的"人肉搜索"单独纳入刑法进行立法规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人格权法.[M].王利明;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2] 资讯、电信与法律.[M].王郁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3] 刑事制裁.[M].梁根林著;.法律出版社.2006,
  • [4] 人格权法.[M].杨立新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 [5] 信息方式.[M].(美)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著;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
  • [6] 民法.[M].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7] 犯罪学应当研究人肉搜索的规制之道
    汤啸天
    [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4) : 30 - 34
  • [8] 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初探
    杨孟尧
    [J]. 东南传播, 2008, (07) : 79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