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应力应变分布的光纤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9
作者
柴敬 [1 ,2 ]
彭钰博 [1 ]
马伟超 [1 ]
袁强 [1 ,2 ]
王丰年 [1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2]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区段煤柱; 光纤Bragg光栅;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应变分布; 模型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22.3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为科学留设区段煤柱,基于光纤传感监测技术,从煤柱内部应力应变角度研究煤柱的合理尺寸及其稳定性。制作平面物理相似材料模型,通过3个工作面开挖形成2个区段煤柱,在煤柱内分别埋设5个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及分布式传感光纤,同时,在模型底板铺设60个压力传感器,监测煤柱内部应力应变变化。试验表明,煤柱内部垂直应变随工作面推进而增大,水平应变随工作面推进呈"马鞍形"分布;煤柱的破裂区宽度约为3~5 m,塑性区宽度约为5~8 m,弹性区宽度约为22~27 m;1#区段煤柱和2#区段煤柱一侧开采时,对应的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1.54和2.04;两侧均为采空区时,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1.99和2.18。光纤光栅监测结果揭示了煤柱内部应力应变规律,为煤柱稳定性实时监测提供了科学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高应力矿柱在动力扰动下力学响应研究 [J].
王如坤 ;
梅甫定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6, 12 (02) :349-355+419
[2]   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采动支承压力分布试验研究 [J].
柴敬 ;
袁强 ;
张丁丁 ;
李毅 ;
王帅 ;
张文轩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 (02) :163-170
[3]   围岩三维应力光栅监测方法及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J].
魏世明 ;
马智勇 ;
李宝富 ;
柴敬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 (01) :138-143
[4]   工作面动压影响下老窑破坏区煤柱应力状态研究 [J].
王宏伟 ;
姜耀东 ;
邓保平 ;
詹绍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10) :2056-2063
[5]   大采高综放面区段煤柱合理留设研究 [J].
孔德中 ;
王兆会 ;
李小萌 ;
王颜亮 ;
王闯 .
岩土力学, 2014, 35(S2) (S2) :460-466
[6]   大煤柱内沿空掘巷窄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J].
张科学 ;
姜耀东 ;
张正斌 ;
张永平 ;
庞绪峰 ;
曾宪涛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 31 (02) :255-262+269
[7]   基于光纤技术的井筒围岩稳定实时监测系统 [J].
刘增辉 ;
高谦 ;
许凤光 ;
陈仲杰 ;
梁丹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3, 35 (02) :230-235
[8]   “S”型覆岩空间结构煤柱导致冲击失稳的力学机制探讨 [J].
史红 ;
王存文 ;
孔令海 ;
成云海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S2) (S2) :3508-3513
[9]   倾角变化对回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应力分布的影响 [J].
李小军 ;
李怀珍 ;
袁瑞甫 .
煤炭学报, 2012, 37 (08) :1270-1274
[10]   大采高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的数值模拟 [J].
王永革 ;
肖辉赞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 (05) :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