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区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研究

被引:19
作者
赵磊磊 [1 ]
朱清科 [1 ]
聂立水 [1 ]
秦伟 [2 ]
赵彦敏 [1 ]
赵荟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3]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关键词
陡坡; 土壤水分; 黄土区; 变异规律;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2.010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水分是制约陕北黄土区陡坡林草植被建设主要限制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陡坡土壤水分变异规律是科学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的重要前提。目前,陡坡不同季节、不同坡向、不同坡度的土壤水分变异规律尚未见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观测陕北黄土区坡面尺度的自然恢复流域陡坡土壤含水量,研究分析了陡坡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陡坡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区陡坡的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和土壤水分稳定期分别对应3-6、7-9、10-11和12月-次年2月;(2)0~120 cm土层中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活跃。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层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显著;(3)基于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陡坡的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分别为0~40、40~60和60~100 cm。(4)在垂直于陡坡坡面方向上,深度大于40~50 cm的土壤层能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有利于人工植被建设在陡坡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土高原干旱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J].
赵荟 ;
朱清科 ;
秦伟 ;
刘中奇 ;
王晶 ;
邝高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64-68
[2]   干旱阳坡半阳坡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研究 [J].
路保昌 ;
薛智德 ;
朱清科 ;
李会科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1) :62-65
[3]   陕北黄土区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J].
王延平 ;
邵明安 ;
张兴昌 .
生态学报, 2008, (08) :3769-3778
[4]   陕北丘陵区陡坡柠条林地与荒坡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J].
白光明 ;
王延平 .
陕西气象, 2008, (02) :1-5
[5]   陕北丘陵区陡坡柠条林地与荒坡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J].
白光明 ;
齐金生 ;
刘新生 ;
常善刚 ;
刘志兵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45-49+115
[6]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J].
董华英 ;
董婕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1) :64-65
[7]   有序聚类法在土壤水分垂直分层中的应用 [J].
李俊 ;
毕华兴 ;
李笑吟 ;
郭孟霞 ;
刘鑫 ;
林靓靓 ;
郭超颖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98-101
[9]   黄土半干旱区坡地土壤水分、养分及生产力空间变异 [J].
潘成忠 ;
上官周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061-2066
[10]   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问题探源 [J].
杨文治 ;
田均良 .
土壤学报, 2004,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