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储能的主动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建模与并网控制

被引:15
作者
孔令国 [1 ]
蔡国伟 [1 ]
陈冲 [1 ]
邢亮 [2 ]
机构
[1]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氢储能; 主动型; 风电机组; 模型; 并网控制;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60887
中图分类号
TM315 [风力发电机];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针对风电并网功率波动性及高渗透弃风现象,采用共直流母线主动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结构,建立基于氢储能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模型,并提出变流器与功率管理协调控制策略。永磁同步发电机与电解槽、燃料电池、蓄电池组汇集直流母线,考虑电解槽需电制氢、燃料电池需氢发电等特性,利用变流器协调控制及功率管理策略,实现风电功率波动抑制、降低风电弃风比例、风电绿色并网。通过PMCAD/EMTDC仿真平台,证明了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有利于风电高渗透并网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解决弃风限电的思考与建议.[N].谢长军;.中国电力报.2016,
[2]   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设备投资规划优化建模 [J].
袁铁江 ;
李国军 ;
张增强 ;
张龙 ;
蔡高雷 ;
梅生伟 .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 (14) :21-30
[3]   限电弃风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有功及调频控制策略 [J].
米增强 ;
刘力卿 ;
余洋 ;
杜平 ;
袁贺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5) :81-88
[4]   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及其氢储能子系统的EMR建模 [J].
袁铁江 ;
胡克林 ;
关宇航 ;
董小顺 ;
孙谊媊 ;
梅生伟 .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7) :2156-2164
[5]   非并网风电电解水制氢系统及应用研究 [J].
颜卓勇 ;
孔祥威 .
中国工程科学, 2015, 17 (03) :30-34
[6]   基于Crowbar的双馈机组风电场等值模型与并网仿真分析 [J].
王振树 ;
刘岩 ;
雷鸣 ;
卞绍润 ;
石云鹏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04) :44-51
[7]   风氢耦合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J].
蔡国伟 ;
孔令国 ;
薛宇 ;
孙佰仲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21) :127-135
[8]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建模及并网控制策略 [J].
蔡国伟 ;
孔令国 ;
潘超 ;
杨德友 ;
孙正龙 .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09) :196-204
[9]   并网型风电耦合制氢系统经济性分析 [J].
方世杰 ;
邵志芳 ;
张存满 .
能源技术经济, 2012, 24 (03) :39-43
[10]   风氢互补发电系统构建初探 [J].
徐晔 ;
陈晓宁 .
中国工程科学, 2010, 12 (11)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