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ka BP以来黄土高原西部的植被与环境演化

被引:13
作者
孙爱芝 [1 ]
冯兆东 [2 ]
唐领余 [3 ]
马玉贞 [4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西部; 孢粉组合; 植被; 环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P931.6 [黄土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西部三个剖面的孢粉记录分析,重建了该区13kaBP以来详细的植被与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12.1kaBP以前,研究区植被以干草原为主,气候寒冷干燥。12.1-9.8kaBP植被变化显著。期间出现两次显著的湿润期,分别为12.1-11.4kaBP、11.2-11.0kaBP,可与博令暖期和阿勒罗得暖期对比;两次持续时间和强度明显不同的干旱期出现在11.4-1.2kaBP和11.0-9.8kaBP,可分别与中仙女木事件和新仙女木事件对比。经过短暂的快速变湿后,9.6-7.6kaBP研究区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气候波动频繁但总体温和偏干。7.6-4.0kaBP森林和森林草原植被出现,气候温暖湿润。其中6.6-5.8kaBP温带落叶阔叶林发育,为研究区全新世最适宜期。自4.0kaBP以来研究区草原和荒漠草原交替出现,气候在总体干冷的环境下存在次一级的干湿波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9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甘肃静宁地区晚更新世晚期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 [J].
李春海 ;
唐领余 ;
冯兆东 ;
汪卫国 ;
安成邦 ;
张虎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53-460
[2]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 [J].
李秉成 ;
孙建中 .
地理研究, 2004, (05) :641-648
[3]   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中期湿润气候的证据 [J].
安成邦 ;
冯兆东 ;
唐领余 .
科学通报, 2003, (21) :2280-2287
[4]   青海湖16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J].
刘兴起 ;
沈吉 ;
王苏民 ;
羊向东 ;
张恩楼 ;
童国榜 .
科学通报, 2002, (17) :1351-1355
[5]   燕山地区花粉散布特征研究 [J].
许清海 ;
阳小兰 ;
梁文栋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0, (04) :54-58+62
[6]   延安地区全新世黄土孢粉分析及其植被演化 [J].
贺秀斌 ;
梁一民 ;
田均良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24-127
[7]   25万年来黄土蜗牛的生态演替对地球轨道变化的响应 [J].
吴乃琴 ;
D.D.Rousseau ;
刘秀平 .
科学通报, 2000, (07) :765-770
[8]   秦岭及黄土区现代栎林的孢粉组合研究 [J].
赵景波 ;
岳应利 ;
岳明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 (01) :48-52
[9]   内蒙古察素齐泥炭剖面全新世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王琫瑜 ;
孙湘君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5) :514-518
[10]   内蒙古中部表土花粉研究 [J].
王琫瑜 ;
宋长青 ;
孙湘君 .
植物学报, 1996, (11) :9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