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李谷
吴振斌
侯燕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养殖水体; 氨氮; 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固定化技术;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4.04.010
中图分类号
S94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渔业资源和可养殖水面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在水产养殖上寻求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养殖系统及排放废水的附近水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氨氮浓度升高,已成为制约鱼类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对治理氨氮污染这一世界性的课题,笔者就去除养殖水体氨氮的微生物种群、固定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等做一综述,以期把握研究热点,推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 [J].
顾宗濂 .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1) :42-45
[2]   养殖水体氨氮去除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J].
李谷 ;
黄正 ;
龙华 ;
范玮 ;
刘红艳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1, (04) :262-268
[3]   沉水植物对黄颡鱼鱼种培育的影响 [J].
黄诚 ;
柳光宇 ;
黄亚红 ;
葛家春 .
水产学报, 2001, (06) :579-581
[4]   Anammox反应器中氨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J].
胡宝兰 ;
郑平 ;
管丽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3) :80-82
[5]   假丝酵母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降解特性 [J].
吴伟 ;
余晓丽 ;
李咏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1) :8-11
[6]   秋冬季环境下固定化氮循环细菌净化湖泊水体氮污染动态模拟 [J].
李正魁 ;
濮培民 .
湖泊科学, 2000, (04) :321-326
[7]  
应用微生物健康养殖斑节对虾的研究[J]. 李卓佳,张庆,陈康德,杨莺莺,黄巧珠,杨铿.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
[8]   硝化细菌富集方法的研究 [J].
李谷 ;
黄正 ;
范玮 ;
刘红艳 .
淡水渔业, 2000, (09) :36-38
[9]   优势复合菌群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新技术的研究 [J].
李捍东 ;
王庆生 ;
张国宁 ;
刘鸿亮 ;
梁近光 ;
钟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5) :14-16
[10]   固定化细胞单级生物脱氮研究 [J].
曹国民 ;
张彤 ;
龚剑丽 ;
赵庆祥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3) :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