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东亚强对流云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对流层顶关系初探
被引:15
作者:

王旻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GMS5;
强对流云;
云顶温度;
对流层顶;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GMS 5/VISSR长波红外(10.5~11.5μm)和水汽通道(6.5~7.0μm)探测原理的差异,结合红外阈值法和区域平滑滤波技术提取"高、厚、密"强对流云,分析了东亚强对流云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规律。GMS 5卫星视场内各个子地区强对流云云顶温度与发生频率的季节变化基本为单峰单谷型,前者夏低冬高,但不同地区引起的原因不同。强对流云发生频率36°N以北夏低冬高,以南夏高冬低。东亚对流层顶由冬春至夏秋升高,对流层顶气压随之降低,而对流层顶温度的季节变化以45°N为界,北部夏高冬低,南部夏低冬高。作者所研究的东亚几个子地区强对流云与对流层顶季节变化位相基本保持同步,2000年强对流云云顶温度与对流层顶温度的月均值相关系数达0.757,强对流云云顶温度与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均值相关系数达0.901,对流层顶温度比强对流云云顶温度平均低9.42℃。强对流云的发展受对流层顶制约作用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937 / 94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交换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 大气科学, 2006, (05) : 813 - 82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北京地区对流层顶变化及其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臭氧变化的影响[J]. 大气科学 , 2006, (04) : 587 - 595王庚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对流云团[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181 - 18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孔玉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4] 2000年北半球平流层、对流层质量交换的季节变化[J]. 大气科学 , 2004, (02) : 294 - 300+328杨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吕达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部
- [5] 1993~1996黄海及其周边地区MαCS的普查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66 - 72郑永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佩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白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立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亚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与预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对流层顶变化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J]. 空间科学学报, 2003, (04) : 269 - 27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X.X.Ti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7] 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研究的进展[J]. 大气科学, 2003, (04) : 750 - 769吕达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陈洪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 [8] 东亚夏季对流云顶黑体辐射温度的频率分布及其日变化[J].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1) : 53 - 60贺新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长沙黄花机场气象台陈受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长沙黄花机场气象台郑永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航长沙黄花机场气象台
- [9]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上空平流层-对流层之间大气的质量交换[J]. 科学通报, 2001, (22) : 1914 - 1918丛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维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秀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10] 影响GMS-5多通道亮温差的因子初探[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 78 - 81李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余怒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廖仿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