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贾志斌
金争平
张占全
王喜生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2] 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
[3] 准格尔旗水土保持试验站
[4] 准格尔旗水土保持试验站 呼和浩特
[5] 呼和浩特
[6] 薛家湾
关键词
治理措施; 植被恢复; 生境异质性;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1.03.010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从群落数量结构和干物质生产方面对皇甫川流域五分地沟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林草复合措施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灌木林地植被恢复效果普遍好于乔木林地 ,油松纯林和杨树纯林恢复效果较差 ;沟坡治理使植被迅速恢复 ,治沟骨干工程在下湿地植被恢复中效果显著。文中还就植被地带性原理和异质性生境中治理措施的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维持机制 [J].
叶万辉 .
生物多样性, 2000, (01) :17-24
[2]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J].
邬建国 .
生态学杂志, 2000, (01) :42-52
[3]   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几个观点 [J].
陈灵芝 .
生物多样性, 1999, (04) :308-311
[4]   论古代黄土高原植被 [J].
王守春 .
地理研究, 1990, (04) :72-79
[5]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吴钦孝, 1998
[6]  
植被生态学[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伯荪, 1997
[7]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皇甫川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林牧全面发展试验研究文集[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苗宗义等编著, 1993
[8]  
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史培军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