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位置如何影响国际分工地位?: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介效应

被引:13
作者
毛海欧 [1 ]
刘海云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全球生产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 中介效应;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9.03.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构建了包含全球生产网络位置的产品内分工模型,探讨影响国际分工地位的机制,研究发现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对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且生产性服务业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中国制造业17个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全球生产网络位置指标,运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度提高促进了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结构洞位置改善也显著提升了国际分工地位,但中心位置与结构洞位置对分工地位有交互影响,高中心度、高限制度特征的网络位置不利于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生产网络位置影响国际分工地位的中介渠道。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相较点出网络中心位置,点入网络中心位置改善对国际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弱于非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介作用;中国制造业的亚太和欧洲生产网络位置对国际分工地位具有差异化影响,欧洲生产网络中心度提升更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7+137 +13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J].
郑休休 ;
赵忠秀 .
国际贸易问题, 2018, (08) :52-65
[2]   进口中间品质量、自主创新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J].
诸竹君 ;
黄先海 ;
余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8) :116-134
[3]   创业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效应与机理 [J].
田毕飞 ;
陈紫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136-154
[4]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 [J].
刘斌 ;
魏倩 ;
吕越 ;
祝坤福 .
经济研究, 2016, 51 (03) :151-162
[5]   一国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J].
马述忠 ;
任婉婉 ;
吴国杰 .
管理世界, 2016, (03) :60-72
[6]   “一带一路”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数随机图分析 [J].
许和连 ;
孙天阳 ;
成丽红 .
财贸经济, 2015, (12) :74-88
[7]   对外直接投资与价值链参与:分工地位与升级模式 [J].
刘斌 ;
王杰 ;
魏倩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12) :39-56
[8]   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中国的垂直分工地位 [J].
顾磊 ;
杨倩雯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3) :144-155
[9]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 [J].
周升起 ;
兰珍先 ;
付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4, (02) :3-12
[10]   内部动力与后发国分工地位升级——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 [J].
杨高举 ;
黄先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25-4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