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底线的竞争——财政分权、政府目标与公共品的提供

被引:47
作者
马光荣 [1 ]
杨恩艳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政府目标; 公共品;
D O I
10.19361/j.er.2010.06.008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政治晋升激励的驱动下,为GDP增长而会实施"打到底线的竞争"。这种过度竞争导致了地方公共品尤其是教育、环境、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不足。本文构建了一个财政分权的理论模型,考察了不同的政府目标下,地方政府公共品提供是否会导致福利损失。我们发现,当政府目标是最大化居民的效用时,政府间的竞争会导致公共品提供不足。在只考虑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模型中,当地方政府的目标更加偏向GDP的增长时,公共品提供不足会更加严重。当政府公共支出划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公共品这两类时,地方政府越偏向于本地GDP的增长,非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会更加不足,生产性公共品的提供则可能会过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 [J].
吴一平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1045-1060
[2]   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 [J].
岳昌君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02) :152-166+192
[3]   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 [J].
张军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21-52
[4]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5]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
[6]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7]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