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

被引:51
作者
刘晗
机构
[1]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关键词
文学经典; 阐释视角; 经典建构; 命运;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03.04.017
中图分类号
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文学经典的建构是一种选取性、排他性的文学价值评价行为,由于主体前理解的差异,究竟哪些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往往争论不休。个体审美评价要求普遍性认同的心理需要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原动力。推动文本进入经典序列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权力的推行、知识精英的遴选和大众舆论的评判等。当下社会,图象作为与语言相对的一种表述力量异军突起,语言的中心地位遭到挤压,文学经典的中心地位相应遭到了放逐。消费文化思潮使文学经典成了所指空洞的纯粹消费品,成了消费、戏仿、聊侃的对象。后现代文化对"中心"合法性的质疑,消解了文学经典存在的根基,为文学经典唱起了挽歌。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文化研究”与经典文学研究 [J].
王宁 .
天津社会科学, 1996, (05) :90-94
[3]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 [J].
王岳川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175-185
[4]  
文化研究.[M].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英)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McRobbie)著;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  
阐释中国的焦虑.[M].金元浦;陶东风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7]  
中国经学史讲义.[M].周予同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8]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美)波林·罗斯诺(PaulineMarieRosenau)著;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9]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  
文学研究的合法化.[M].(加)斯蒂文·托托西(StevenTotosydeZepetnek)讲演;马瑞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