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在赤潮生消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45
作者
郑天凌
苏建强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学院
[2] 厦门大学生命学院 厦门
[3] 厦门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赤潮; 生物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Marinealgaeinpharmaceuticalscience. SilvaES. W .DeGruyter&Co . 1982
[2]   赤潮铜绿微囊藻rDN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分析以及与淡水微囊藻的比较 [J].
陈月琴 ;
庄丽 ;
屈良鹄 ;
郑天凌 ;
王大志 ;
王艳丽 .
海洋科学, 1999, (01) :48-50
[3]   赤潮科学中藻菌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 [J].
连玉武 ;
王艳丽 ;
郑天凌 ;
洪华生 .
海洋科学, 1999, (01) :35-38
[4]  
Viral mortality of the marine alga Emiliania Huxleyi (Haptophyceae) and termination of algal blooms. Bratbak G,Egge J K,Heldal M.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 1993
[5]  
中国赤潮研究[M]. 青岛出版社 , 朱明远等主编, 1996
[6]  
香港与厦门港湾污染沉积物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洪华生等著, 1997
[7]   微型藻类在海水环境自净中的作用 [J].
郑天凌 .
环境科学学报, 1990, (02) :195-200
[8]   广东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 [J].
林燕棠 ;
杨美兰 ;
陈瑞雯 ;
胡石金 ;
金桂英 .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220-225
[9]   海洋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J].
郑天凌 ;
薛雄志 ;
李福东 .
海洋科学, 1994, (03) :35-38
[10]   海洋病毒在微生物食物环中的重要作用 [J].
王斐 ;
郑天凌 ;
洪华生 .
海洋科学, 1998, (04)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