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度转型中的社会信任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6
作者
赵丽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信任困境; 信任建构;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5.01.01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5 ; 030505 ;
摘要
人们对社会信任困境的讨论多半从传统道德弱化或制度信任缺失入手。这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问题在于:如果只是局限于此,却忽视信任困境发生的社会转型背景,那么就难以对信任困境有正确认知。就当前而言,无论是怀疑或不信任情绪,还是信任的功利化与污名化现象,抑或是信任修复困境,都与深度转型中不确定性的市场交往环境、"资本逻辑"诱导,以及道义型信任模式与制度型信任模式的脱节相关。因而,破解社会信任困境也需立足于深度转型实践,提高失信成本,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夯实信任的道德基础与制度基础,从而建构中国特色的信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污名.[M].(美) 戈夫曼; 著.商务印书馆.2009,
[2]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人民出版社.2008,
[3]  
论主导价值观.[M].陈章龙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  
信任.[M].(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PiotrSztompak)著;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
[5]  
货币哲学.[M].(德)西美尔(GeorgSimmel)著;陈戎女译;.华夏出版社.2002,
[6]  
信任论.[M].郑也夫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7]  
信任.[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
[8]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9]  
资本主义的未来.[M].(德)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著;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
[10]  
浅论文化惯性与体制创新..罗满元;.湖南日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