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东北片区143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8日重庆市渝东北片区经咽拭子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及胸部CT考虑肺炎的患者共143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等相关信息;同时对各临床分型之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也对治疗及转归进行了总结。结果 143例病例中,从武汉疫区返回76人(53.1%),有疫区人员接触史52人(36.4%),无疫区接触史15人(10.5%)。普通型组107例(74.8%),重型组24例(16.8%),危重型组12例(8.4%)。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头痛、乏力。其中11例无症状。常见的并发症为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有慢性胃炎、乙肝以及肺结核。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下降患者占25.8%,淋巴细胞下降患者占44.8%,随着疾病加重,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随疾病程度加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9冠状病毒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患者,但胸部CT早期就可表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如有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的患者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建议及早筛查病毒核酸及胸部CT。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降钙素原动态随访可用于初期评估患者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及指导治疗。合并代谢及心血管疾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