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直流并网的拓扑结构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常骐
郭家虎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风电场; 直流并网; 拓扑结构;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4.11.019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直流并网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交流并网结构中能量转换效率低、灵活性差的缺点。通过对各类典型直流并网风电场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从能耗、建设成本和适用性等方面,概述了应用变流器作为电能转换环节的各直流并网风电场特性,重点分析了直流升压型的并网拓扑结构,并将各直流并网结构相互对比,剖析了不同结构的优缺点。与传统结构相比,风电场直流并网的结构易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拥有良好的长远距离输电能力,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65 / 30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直流串联的海上风电场及其控制.[D].何大清.上海交通大学.2013, 07
[2]  
基于多端直流输电的风电并网技术研究.[D].陈霞.华中科技大学.2012, 09
[3]  
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问题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蔚兰.上海大学.2011, 10
[4]  
直驱式风力发电变流系统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D].李杰.上海大学.2009, 05
[5]   区域互联多回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系统的影响 [J].
王春明 ;
刘兵 .
电网技术, 2013, 37 (04) :1052-1057
[6]   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 [J].
汤广福 ;
罗湘 ;
魏晓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10) :8-17+24
[7]   直流电网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J].
温家良 ;
吴锐 ;
彭畅 ;
王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3) :7-12+185
[8]   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江道灼 ;
郑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8) :98-104
[9]   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典型控制方法综述 [J].
王成山 ;
李琰 ;
彭克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2, 24 (02) :12-20
[10]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J].
梁旭明 ;
张平 ;
常勇 .
电网技术, 2012, 36 (0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