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玉米生产和遗传改良

被引:2
作者
刘志全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公主岭
关键词
泰国; 玉米; 遗传改良; 种质发展; 杂优模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3.s1.004
中图分类号
S513.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是泰国主要的谷类作物 ,2 0 0 0年种植面积估计为 130万hm2 ,子粒产量约 4 4 8万t。杂交种种植面积占到玉米总面积的 85 0 8% ,以单交种为主 ,占到总杂交种的 74 % ,其次为三交种。玉米生产主要限制因素有生物的如高粱霜霉病、南方锈病、小斑病、大斑病、茎腐病、玉米螟等 ;非生物因素有干旱胁迫等。玉米种质改良和品种遗传改良开始于 195 0年 ,主要从事单位为农业厅和肯色萨大学。先后育成Suwan1、Suwan2、Suwan3、NakhonSuwan1、Suwan5等改良群体和SuwanComplex、KS2 3等宽基综合种 ,并从中选育出Ki2 1、Ki4 5、Ni1等优良系 ,组配出了Suwan2 30 1、Suwan385 1、NakhonSawan72等优良杂交种。分别应用 10个群体双列杂交法、顶交法和优良适应品种与外引种质杂交法等 ,确定了如下几个杂种优势模式 :(Suwan1、Suwan3)× (CaripenoDMR、KS6 ) ;(Suwan1和Suwan3的选系、KS6选系 )× (Ki2 1、Mo17衍生系 ) ;[KS2 3(S)C2 、Suwan5 (S)C3 ]× [Suwan1(S)C11]。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