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茅坪滑坡的复活机制与治理可行性

被引:12
作者
邓建辉 [1 ]
闵弘 [2 ]
魏进兵 [1 ]
张保军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3] 长江科学院大坝安全监测所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茅坪滑坡; 水动力条件; 监测; 复活机制; 治理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基于对茅坪滑坡体1993~2000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初步认为茅坪滑坡体复活是其东侧白岩危岩体中不合理的采煤活动引起的。为了证实上述推论,2004年7月~2005年1月,对滑坡体的变形、水位和降雨量进行补充监测。结合相关监测成果,进一步论述滑坡体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及其对滑坡体变形的影响:(1)水动力条件演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采煤活动诱发的白岩危岩体开裂和崩塌以及由此产生的黄沟流水路径的改变;其二是水库蓄水与运行。(2)黄沟流水路径的改变不但抬升滑坡体的地下水位,且使地下水位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水位。(3)黄沟流水完全来源于大气降雨;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对滑坡体的变形速度影响最大。(4)1999年后,水库蓄泄水对前缘次级滑体的影响减弱。作为隔河岩变形库区规模最大、变形最为严重的滑坡体,茅坪滑坡的失稳问题应该引起相关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建议在治理工程时优先考虑截排来自黄沟流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377 / 23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复活机理初探 [J].
邓建辉 ;
马水山 ;
张保军 ;
王志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10) :1730-1737
[2]   清江茅坪滑坡白岩危岩体崩塌现场测量及其分析 [J].
李世海 ;
练振中 ;
王建锋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3) :53-57
[3]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水库茅坪滑坡及白岩危岩体简介 [J].
王建锋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2) :124-126
[4]   清江隔河岩水库蓄水后茅坪滑坡的变形机理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J].
严福章 ;
王思敬 ;
徐瑞春 .
工程地质学报, 2003, (01) :15-24
[5]   清江隔河岩库区茅坪滑坡变形分析 [J].
任德记 ;
王尚庆 ;
何薪基 .
人民长江, 1999, (10) :29-31+50
[6]   清江隔河岩库区茅坪滑坡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尚庆 ;
易庆林 ;
严学清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9, (02) :41-45
[7]   隔河岩水利枢纽水库蓄水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J].
钟式范 ;
马水山 ;
张保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 (03) :91-97
[8]   清江库岸滑坡体位移曲线及变形趋势研究 [J].
马水山,张保军,李端友 .
人民长江, 1995, (12) :38-42+62
[9]   清江库岸滑坡体稳定性监测设计与监测实施 [J].
马水山,张保军,钟式范,彭勇 .
人民长江, 1995, (04) :25-31+63
[10]   茅坪滑坡体位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J].
马水山,李迪,张保军,钟式范 .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4, (03)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