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养分特性及其变异性初探

被引:8
作者
刘冬碧
熊桂云
胡时友
余常兵
杜华清
肖习明
田仕平
陈防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 湖北省荆门市土肥站
[3] 湖北省沙洋县李市镇农技站
[4]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利用方式;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3.06.019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网格法和取代表性土样相结合的取土方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初步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一个村范围内土壤的养分特性及其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和NH4+ -N的含量处于极低水平 ,约 80 %的土壤缺钾、缺锌 ,约 5 0 %的土壤缺锰、缺硫 ,近 4 0 %的土壤缺硼 ,近 2 5 %的土壤缺磷 ,少数土壤轻度缺镁 ;不同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相差较大 ,主要与成土母质、养分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及施肥等因素有关。 (2 )旱地土壤NH4+ -N、P、K和Zn的含量比水田高 ,而有效Mg、S和Mn的含量比水田低 ,有机质和有效B的含量大小相当。旱地P、K、B和Zn的空间变异大于水田 ,而水田N、Mg、S和Mn的空间变异大于旱地。 (3)不同利用方式下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其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 ,即有效P、S、B和Zn的含量都是大棚蔬菜土壤 >种藜蒿的土壤 >常规大田作物土壤 ,而种植藜蒿的土壤其有效K和Mg的含量反而比种植其他类型作物的土壤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精准农业与土壤养分管理.[M].金继运;白由路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2]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M].加拿大钾磷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