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苏维瀚
沈济
张秋彭
殷兴军
宋文质
路洪荣
刘静宜
袁纪文
郑学海
沈士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
[2] 天津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颗粒物浓度; 二氧化硫; 硫酸根; 熏蒸剂; 大气能见度; 大气微粒; 分散体系; 气溶胶; 污染物浓度; 硫化合物; 硫酸盐;
D O I
10.13671/j.hjkxxb.1982.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