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高温热浪与每日居民死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横 [1 ]
李丽萍 [1 ]
陈英凝 [2 ]
机构
[1] 汕头大学医学院
[2] 香港中文大学
关键词
热浪; 广义相加模型; 每日死亡数; 分布滞后模型;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9.11.033
中图分类号
R188 [医学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温热浪对沿海城市每日居民死亡情况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对我国某沿海城市中心城区2005—2007年日平均温度与每日居民死亡数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分布滞后模型探索夏季日平均温度对每日居民死亡数的滞后效应。结果通过平滑2005—2007年某沿海城市中心区日全死因死亡数与日平均温度的关系,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近似呈"V"型。夏季日平均温度每升高1℃,相对危险度增加0.036(P<0.01)。在建立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中,日平均温度与日死亡数线性关系特别显著(P<0.001),通过逐步回归对温度迟滞项lag1、lag2、lag3进行筛选,得出lag3代入模型最有意义,线性关系特别显著(P<0.001)。通过分布滞后模型,获得lag0、lag1对全死因死亡率的影响最明显(P<0.0001)。结论高温热浪对城镇居民每日居民死亡人数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应对热浪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趋频繁的威胁,应该根据沿海城市的地区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热浪导致的健康危害作用,确保沿海城市居民的健康。
引用
收藏
页码:988 / 9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义可加模型及其SAS程序实现 [J].
冯国双 ;
陈景武 .
中国卫生统计, 2006, (01) :72-74
[2]   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J].
谈建国 ;
黄家鑫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4) :680-686
[3]   汕头市API指数年变化规律及控制对策 [J].
黄孝扬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74-79
[4]   光滑样条非参数回归方法及医学应用 [J].
陈生长 ;
徐勇勇 ;
夏结来 .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06) :23-26
[5]   Neighborhood microclimates and vulnerability to heat stress [J].
Harlan, Sharon L. ;
Brazel, Anthony J. ;
Prashad, Lela ;
Stefanov, William L. ;
Larsen, Larissa .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6, 63 (11) :2847-2863
[6]   The time course of weather-related deaths [J].
Braga, ALF ;
Zanobetti, A ;
Schwartz, J .
EPIDEMIOLOGY, 2001, 12 (06) :662-667
[7]  
Heat-stress-related mortality in five cities in Southern Ontario: 1980–1996[J] . K. E. Smoyer,Daniel G. C. Rainham,Jared N. Hewk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 2000 (4)
[8]  
Heat Related Mortality In Warm And Cold Regions Of Europe: Observational Study[J] . W. R. Keatinge,G. C. Donaldson,Elvira Cordioli,M. Martinelli,A. E. Kunst,J. P. Mackenbach,S. Nayha,I. Vuori.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2000 (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