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

被引:110
作者
薛进军 [1 ]
高文书 [2 ]
机构
[1] 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收入差距; 收入不平等; 工资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利用全国普查性数据描述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特征,并分析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非正规就业已占中国城镇就业的58.85%,正规与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达到1.65倍,其中约有1/4是由劳动力市场歧视造成的。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很高,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51.09%,而正规和非正规就业的组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13.68%。文章的主要观点是: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来源,因此,实现非正规就业的正规化,是缩小中国收入差距的有效政策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 [J].
屈小博 .
财经论丛, 2011, (02) :3-8
[2]   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 [J].
万广华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347-368
[3]  
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特征[J]. 吴要武,蔡昉.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2)
[4]  
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现状研究[J]. 姚宇.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2)
[5]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J].
胡鞍钢 ;
赵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11-119
[6]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 [J].
彭希哲 ;
姚宇 .
社会科学, 2004, (07) :63-72
[7]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 [J].
蔡昉 ;
王美艳 .
经济学动态, 2004, (02) :24-28
[8]   Informal employment re-loaded [J].
Juetting, Johannes ;
Parlevliet, Jante ;
Xenogiani, Theodora .
IDS BULLETI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8, 39 (02) :28-36
[9]  
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formal Employment .2 Hussmanns,R.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