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被引:61
作者
王克 [1 ]
何小伟 [2 ]
肖宇谷 [3 ]
张峭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障水平; 合约设计; 保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6 [];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4 ;
摘要
保障水平不足一直是中国农业保险的短板。随着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深入,各界对农业保险作用的期许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辨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概念入手,利用合约设计理论和蒙特卡罗模拟技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如何提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发现: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不能仅关注提高农业保险保额或扩充保险责任,而应从农业保险合约设计的角度来考量;保额并不是影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唯一因素,在中国现有农业保险合约下,保额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相对免赔率和分阶段赔付系数是影响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重要因素,它们比保额的影响更显著;取消或调整分阶段赔付规定是现阶段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有效方式。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以及今后完善农业保险合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业保险 从“保成本”到“保收入”——基于吉林敦化市大豆收入保险的调查 [J].
龙文军 ;
张杰 ;
李瑞奕 .
农村工作通讯, 2017, (14) :38-40
[2]   我国引入农业收入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 [J].
王保玲 ;
孙健 ;
江崇光 .
保险研究, 2017, (03) :71-89
[3]   论收入保险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性 [J].
庹国柱 ;
朱俊生 .
保险研究, 2016, (06) :3-11
[4]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 [J].
杨平 ;
张丽娟 ;
赵艳霞 ;
姜蓝齐 ;
乔赛男 ;
张晓慧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01) :110-118
[5]   我国种植业保险的实施效果:基于5省份574个农户数据的模拟分析 [J].
王克 ;
张峭 ;
Shingo Kimura .
保险研究, 2014, (11) :42-55
[6]   风险认知、保险意识与农户的风险承担能力——基于苏、皖、川3省155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J].
叶明华 ;
汪荣明 ;
吴苹 .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06) :37-48+95
[7]   美国农业保险政策新动向及其启示 [J].
赵长保 ;
李伟毅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6) :103-109
[8]   基于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差异化政策研究——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J].
余洋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0) :29-35+110
[9]   加快制度创新 推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J].
黄延信 ;
李伟毅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2) :4-9
[10]   中国和美国种植业保险产品的比较研究 [J].
周县华 ;
范庆泉 ;
周明 ;
李志刚 .
保险研究, 2012, (07) :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