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背景以及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英文)

被引:4
作者
孔正红
张新时
朱桂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
[2]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北京,北京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流域; 景观结构与功能; 区位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全面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敏感带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域的优势景观单元——小流域的景观结构和功能,由此提出了构建小流域生态——生产范式的几项原则及范式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项原则:水分平衡和高效利用原则、农林牧复合系统原则、区位优化原则等。范式内容强调小流域景观单元的空间异质性和等级特点,主要包括以村庄为中心的高效农业生产圈层结构模式、坡面梯状生态经济带建设模式、流域生态-经济水平生产模式、流域之间高效能流物流点-轴发展模式以及流域与外界环境的核心-边缘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74 / 118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态学视角下的草地载畜量概念 [J].
黄富祥 ;
高琼 ;
赵世勇 .
草业学报, 2000, (03) :48-57
[2]   草地的生态经济功能及其范式 [J].
张新时 .
科技导报, 2000, (08) :3-7+65
[3]   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Ⅲ、乡土树种在造林中的意义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李宏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19-123
[4]   安塞县果树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 [J].
白岗栓,侯喜禄,曹清玉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147-150
[5]   不同坡面位置土壤水分差异规律分析 [J].
刘梅 ;
蒋定生 ;
黄国俊 ;
范兴科 ;
畅彩娥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2) :16-20
[6]   降水在凸—凹形坡上再分配规律初探 [J].
蒋定生 ;
刘梅梅 ;
黄国俊 .
水土保持通报, 1987, (01)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