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意蕴与现实意义

被引:31
作者
任苏民
机构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2] 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关键词
叶圣陶; 教育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92 [];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的、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现代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根本在于使受教育的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教育精神和能力,其对于传统教育目的和价值的变革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成长成人,二是激发学生鲜活生命和创新潜能。其引导学生自学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模式包括:认定目标、致力于导,激发动力、发展主体,教材为例、举一反三,愤悱启发、相机诱导,指点学法、逐渐放手,实践历练、养成习惯,因材施教、灵活创造,正确评价、促进自学;基本策略包括尝试自学、质疑讨论、练习应用、考查改进。教师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关键,需具有思想精神的自觉,成为自我教育的先行,勇于善教善导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吕氏春秋译注[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双棣, 2011
[2]  
教育与人生[M]. 上海教育出版社[叶圣陶著], 2004
[3]  
叶圣陶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叶圣陶著, 1992
[4]  
叶圣陶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叶圣陶著, 1992
[5]  
叶圣陶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叶圣陶著, 1991
[6]  
叶圣陶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叶圣陶著, 1991
[7]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叶圣陶 著, 198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