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6
作者
秦胜金 [1 ]
张玉树 [1 ]
胡晓霞 [1 ]
黄敬武 [2 ]
机构
[1] 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邵武市农业局土肥站
关键词
磷; 吸咐; 解吸; 闽江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揭示闽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对闽江上游果园、茶园、旱地、水田、蔬菜地和林地几种利用方式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最高,对200~2 400 mg/kg不同含量磷加入后的吸附率远低于其他土壤,仅为14.19%30.88%,等温吸附曲线无拐点,土壤对磷的缓冲能力弱,最大磷吸附量为476.19 mg/kg。水田和林地的吸附能力略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 000.00、1 111.11 mg/kg。土壤吸附能力越弱的对磷的解吸率越高,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磷的解吸率表现为菜地>水田和林地>旱地、茶园和果园。随着解吸次数增加,解吸率降低,且各土壤解吸率差异主要表现在第1次解吸过程中。因此,研究区域应减少菜地和水田的磷肥输入,林地地表植被的保护也是控制土壤磷流失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87+291 +2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有机质含量对石灰性黄潮土和砂姜黑土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J].
夏海勇 ;
王凯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06) :1303-1310
[2]   不同肥力土的土壤颗粒分布及其磷素吸附-解析规律 [J].
罗敏 ;
王旭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6) :106-109
[3]   磷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J].
张海涛 ;
刘建玲 ;
廖文华 ;
张作新 ;
郝小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284-290
[4]   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变化的响应 [J].
陈安磊 ;
王凯荣 ;
谢小立 ;
刘迎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733-2738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磷输出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 [J].
高超 ;
朱继业 ;
朱建国 ;
宝川靖和 ;
王登峰 ;
周娟娟 ;
高翔 ;
窦贻俭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1) :115-121
[6]   南京城市土壤磷的形态和吸附-解吸特征 [J].
卢瑛 ;
龚子同 ;
张甘霖 .
土壤通报, 2003, (01) :40-43
[7]   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对磷的吸持与解吸特征 [J].
高超 ;
张桃林 ;
吴蔚东 .
环境科学, 2001, (04) :67-72
[8]   磷在土壤中的解吸动力学 [J].
晏维金 ;
亢宇 ;
章申 ;
唐以剑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2) :97-101
[9]   The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soils in the moist savanna zone of West Africa [J].
Nwoke, OC ;
Vanlauwe, B ;
Diels, J ;
Sanginga, N ;
Osonubi, O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4, 69 (02) :127-141
[10]  
Assessment of phosphorus leaching losses from arable land[J] . S. Fortune,J. Lu,T. M. Addiscott,P. C. Brookes.Plant and Soil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