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

被引:92
作者
徐盛桓
机构
[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
关键词
常规关系; 句式结构; 理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的姐妹篇。两篇文章在理论上有相同的考虑:希望能对句式结构和话语理解的理据提供总体的解释。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经过认知的折射,成为把握语言运用的认知工具。根据这一原理,并根据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规则是现实对象的规律在语言中的投影的假说,本文将“语句中所涉及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常规关系”这一设定作为语言交际的一般前提和达至相互理解的语用基础,进而提出“句式结构常规关系分析理论模型”,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SVN句式结构为例,说明如何利用常规关系理论来研究句式结构的理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评石毓智的两本书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05) :373-376
[2]   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2, (01) :6-16
[3]   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 [J].
张国宪 .
中国语文, 2001, (06) :508-518+575
[4]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J].
郭继懋 .
中国语文, 1999, (05) :337-346
[5]   含意本体论论纲 [J].
徐盛桓 .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01) :3-7+55
[6]   含意本体论研究 [J].
徐盛桓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3) :21-27+80
[7]  
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石毓智著, 2001
[8]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石毓智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