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定量化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

被引:23
作者
范强 [1 ,2 ]
张何欣 [1 ]
李永化 [2 ]
王竞雪 [1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2]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城镇体系结构; 城镇经济区; 加权Voronoi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为基础,GIS为主要平台,通过改进断裂点模型,实现了对科左中旗城镇体系结构的分级以及经济区的划分。首先,提出了以城镇中心性强度代替城镇人口规模并结合加权Voronoi图的模型改进方法。然后,通过引入加权平均距离摩擦指数、成本加权距离等概念,建立并完善了中心性强度计算的指标体系。利用所得的中心性强度值并结合当地实际,将研究区的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中心镇、二级中心镇以及一般镇3个级别。最后,通过比较常规Voronoi图与改进Voronoi图两种空间划分方案,最终确定以各城镇中心性强度的平方根为权重的改进Voronoi图的空间划分方案作为研究区城镇辐射范围的划分依据,再通过逐步合并与搜索,得到科左中旗的经济区划分方案,即以中心镇为主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加权Voronoi图在城镇经济区划分中的应用——以十堰市为例 [J].
刘爱华 ;
谢正观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04) :79-82
[2]   城镇规模研究综述及趋势探讨 [J].
郭汝 .
中国经贸导刊, 2011, (08) :72-73
[3]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 [J].
闫卫阳 ;
王发曾 ;
秦耀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4) :511-518
[4]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中心性:概念、测量与应用 [J].
赵群毅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4) :76-82
[5]   基于断裂点模型的县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广东省陆丰市为例 [J].
由翌 ;
明立波 .
广西城镇建设, 2008, (09) :102-105
[6]   GIS支持的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定量分析——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J].
吴茵 ;
李满春 ;
毛亮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2) :73-77
[7]   城市断裂点理论的验证、扩展及应用 [J].
闫卫阳 ;
秦耀辰 ;
郭庆胜 ;
李圣权 .
人文地理, 2004, (02) :12-16
[8]   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城镇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J].
宋小冬 ;
廖雄赳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3) :46-51+96
[9]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J].
周一星 ;
张莉 .
地理学报, 2003, (02) :271-284
[10]   内蒙古城镇经济区划的研究 [J].
宝力高 .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9, (03) :210-214